使用微信扫码订票
携程预定入口     美团预订入口
×
0871—68279327
新闻动态
游云南从云南民族村开始
【精华】来云南民族村,赏建筑之美,品文化底蕴(下)
发布时间:2023-12-01
图片

建筑之美,叩击心灵

它是伴随人类成长的一部史书

在高山之巅,在湖水之滨

记录着人类智慧和理想

点缀着人类文明的沧海桑田

每一个设计,都是一场科学与美学的完美过招

每一栋建筑,都在向你诉说着一个民族的故事

云南民族村荟萃少数民族文化经典 

绿树青瓦相互辉映,石板栈道绵延交错

这里就是云南民俗建筑文化的缩影

它们就像一首首诗词,一幅幅画卷,一阙阙歌曲

从内而外都值得细细品味

跟随小民一起游走在建筑艺术美景中

见证云南少数民族智慧与文化的结晶

图片

阳光下的德昂族寨惬意又治愈

伸手触摸寨中的“一竹一木”

在时光的濡染与渗透中

感受历史的印记

在“龙阳塔”边

聆听“青龙”“太阳”的传说

看艳阳高照,“青龙腾升”

感知文化符号传递的力量


图片

世代生活在茂竹深山中的德昂族,将住房建成“毡帽顶”干栏式民居,屋顶呈圆弧形,构架为穿斗式木梁柱,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供人居住,下层为畜厩。水域旁的“龙阳塔”标志及佛教奘房、佛塔,巍峨壮观,诠释了德昂族的信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云南民族村傈僳族寨

一眼就能看见傈僳族人的典型建筑

——“千脚落地”木楞板屋

从房屋的外观上看

由于支撑楼房的底层木柱直径小、间距密、数量多

好像房子长了脚一样

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千脚落地房”

它是傈僳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民居建筑

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大量历史信息

体现了傈僳族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

寻台阶而上,隽美风景尽收眼底

让我们一起感受悠长的传统文化

寻觅傈僳族斑斓的民族记忆


图片

傈僳族民居多以竹篾房和木楞房为主。这种民居建筑还原了当地环境特色,在斜坡上竖立几十根木桩,木桩上面铺盖木板,上覆茅草或木板的样式。通常楼上住人,屋内中央设有煮饭烤火用的火塘,房屋四周辟为园地,种植瓜果蔬菜,展示出傈僳民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趣与生活方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目瑙示栋广场

探索目瑙示栋上的迁徙路线与文化含义

随处可见的美丽图腾

充满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

气派庄重的景颇族山官房

是景颇寨中最豪华富丽的建筑

穿过中柱,在楼廊中

一览景颇族浓厚的人文风情

领略景颇族多彩的历史文化


图片

山官房的中柱,粗大滚圆,是财富的象征。楼口墙面挂着的圆形雕饰,是仿造女性乳房制作的,寓意感激母亲哺育之恩与祈盼人丁兴旺。楼上走廊左边一间是青年房,待客或成婚专用。右侧则是厨房、子女房和父母的“尊房”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步入彝族村,便是三只猛虎镌刻的壁画浮雕墙

形态生动、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雄伟壮观的太阳历广场

外围分布着十二生肖石雕

生肖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雄伟的图腾柱矗立在广场中央

霸气威武,气势十足

映入眼帘地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错落有致的土掌房、合院系建筑如土司楼...

带给你绝佳的彝家风情体验


图片
图片

彝族人民寄希望于虎身上,希望在虎的神佑下人丁兴旺,生活幸福。在彝族村,虎的形象可以说无处不在,这也是彝族虎文化的一个缩影,村寨院落布局真实还原了彝族同胞的生活风貌,若你上“酒歌楼”小坐一会儿,热情的彝家姑娘定会献上一杯色泽清冽、味道芳醇的烤酒,嘹亮的祝酒歌也随之响起:“喜欢也要喝,不喜欢也要喝,管你喜欢不喜欢也要喝……”这时可一定不要拒绝他们的热情,请停下仓促的脚步,听一听彝族的故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司岗里广场续写着

佤族人对他们远古祖先穴居生活的记忆

“司岗”代表石洞和葫芦,“里”是出来的意思

“司岗里”即佤族祖先从石洞或葫芦里出来

也传递着佤族人对自然的崇拜

在佤族寨内,佤族民居也独具看点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同时还能兼顾建筑的实用性和耐久性

通风散热,冬暖夏凉


图片
图片

佤族多用草、竹、木为材料,建盖干栏式建筑的竹楼,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树杈架住横梁,横梁再绑上细竹条,然后覆盖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房屋分上下两层,搭竹木楼梯,房屋外侧带有晾晒物品的阳台。楼上是住人的起居室,房内的陈设简单,木板、竹席当床,棉毯、麻布当被褥,值得注意的是,房内有两个必不可少的火塘,一个是生活使用,另一个供祭祀所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走进民风淳朴的“树屋”建筑

听两江儿女为你讲述独龙传说

欣赏民间技艺传承人精湛的纺织

披上民间技艺传承人精湛纺织的七彩独龙毯

一幅人间烟火的质朴画面迎面展开

身临其境,寻回一段历史印迹

留下属于你与独龙族的专属回忆


图片

独龙族依傍于独龙江两岸而居,江边山势险恶、江中水流湍急,严峻的生存环境使这个民族在立寨建屋时期经历了巢居、穴居、“结房于树以居”的过渡阶段。然而,这样的生活环境也缔造了这个民族淳朴坚韧的品性。独龙族的木屋轻巧地构筑在陡峻的坡地上,为使山洪从屋下流走,临江一面几乎都是悬空的。房屋四壁仅以竹篾巴围起上覆茅草,整个建筑结构较为简单;也有的在石基上垒垛整段的圆木,盖得坚固结实。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拉祜族寨内建有拉祜族茅草屋及葫芦广场等

位于拉祜族寨中心位置的葫芦广场

形似一只硕大的葫芦平面

中心由一组石雕葫芦组成

传说拉祜族的祖先诞生于葫芦中

因此葫芦广场也表达了拉祜族的祖先崇拜观念


图片

拉祜族生长在澜沧江流域海拔1000米左右的亚热带地区,在树茂林密的山林间,坐落着一座座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择山林而居的拉祜族,充分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创造出落地式竹篾茅草房和桩上双斜面竹楼房。其民居仍归于干栏系建筑,但两者略有别。前者搭建简易,颇具“构木为巢”之韵,后者汇聚了比邻傣乡竹楼的雅风,根据占地面积的不同,衍生出了两种不同的竹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远离喧嚣,静享宁静

在美景中洗涤心灵

欣赏美轮美奂的民族建筑

感受丰厚的多元民族文化魅力

美美与共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

END







编辑/校对:佳一

初审:火亘子

二审:乌子行、睿仔

终审:张平

摄影:巍宝山、乌子行、火亘子、大贾等

(本文文字或图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返回列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