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微信扫码订票
携程预定入口     美团预订入口
×
0871—68279327
新闻动态
游云南从云南民族村开始
【传承】巾帼展风采 英姿谱芳华——致敬每个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她
发布时间:2021-03-17
图片

巾帼展风采 英姿谱芳华

HAPPY WOMEN'S DAY


她们爱美 更创造美
她们以春风化雨般的柔情 敢闯敢拼的韧劲

撑起了“半边天”
她们活跃在各个岗位上

完美地诠释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意义
她们是妈妈 妻子 女儿 也是伙伴 同事 朋友⋯

众多在平凡岗位上坚守初心的小姐姐们
都是可敬可爱的

图片

今天让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位

云南民族村哈尼族村寨

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人——白春芬

图片
图片

自2006年从红河绿春县大兴镇坡头村来到云南民族村,她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人。“我从小就喜欢跳舞,来云南民族村后发现跟真正的表演差距还是很大,一开始都是从简单的歌舞学起,一周后才能在村寨演出。”让白春芬印象深刻的是,由于表演时表情过于严肃,当时的领班还特意在台下做鬼脸逗她笑。

图片


“您们好,这些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欢迎大家体验。”每天,只要有游客走进工作室,云南民族村哈尼族村寨少数民族乐传承人白春芬都会立马放下手中正在制作的乐器,起身为游客热情地介绍各个少数民族的乐器,有时候还会现场教学,让他们亲自体验演奏的乐趣。

一个月后,白春芬舞台表演已经不怯场了,但还面临讲好普通话的难题。“我们在老家都是使用本民族语言交流,来云南民族村之后即使把本民族的解说词背得很熟悉了,还是很担心游客突然问一些问题,因为自己不能用普通话很流利地回答这些问题。”为此,白春芬在强化歌舞基本功的同时,也反复练习普通话,全方位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图片

2008年,一位来自红河的老师带着学生来云南民族村弹奏三弦和四弦,白春芬和姐妹们第一次领略了少数民族乐器的奇妙,大家就自费买来练习。白春芳的坚持也引来云南民族村原少数民族传统乐器改良专家薛文安老师(已故)的关注,时不时对她进行指导。4年以后,在公司支持下,白春芳正式拜师学艺,在固定的演出完成之后,公司安排她就在师傅的工作室学习,专注学习制作少数民族乐器。

图片


如今,白春芬成为了云南少数民族乐器工作室的唯一传承人。走进她的工作室,四面墙上都展示了各个少数民族的乐器,角落里堆满了木材和竹筒,还有老虎钳、钻台、打磨机以及各种锯齿等工具一应俱全。除了正常的演出,她寒来暑往都守在这一方小天地里,默默地为同事修理演出乐器,摸索制作少数民族乐器,满手都是磨出来的老茧。

图片

“只要看过的乐器,自己都能摸索着制作出来。现在除乐器比较少的独龙族和纳西族之外,其他少数民族的乐器我都能制作和演奏2-3种。”白春芬说,云南有280多种少数民族乐器,希望把更多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传承下去,让国内外的游客朋友知晓。

在此前云南民族村文展部员工“技能大比武”决赛现场,白春芬就在领班的支持下,使用了丁琴、牛角琴、葫芦丝三种乐器演奏了《美丽的金孔雀》,给大家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享受。


在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乐器这一工作上,白春芬也得到了民族村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但也让她倍感压力。“领导们对我的期望都很高,希望她把师傅传授的手艺传承下去,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这些乐器丰富起来,并组建一个小乐队,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同时,还打算编制乐器演奏小册子,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这些乐器。”白春芬认为,要将云南各个少数民族的乐器传承下去,要走的路还很长。

图片



文字来源:《昆明日报》记者缪亚平

整理编辑:佳一

摄影:巍宝山、乌子行、火亘子、大贾

图片
返回列表
分享到: